从线索到版图
文/塞宾的左手
浪淘沙·雪意
作者:默然孤山
大雪漫北天,没了白山。
白山皆白望无边。
惟见匆匆南去客,欲躲天寒。
把酒可偷闲,谁尚空谈?
一壶浊酒忘流年。
道是窗下几点绿,梦断阳关。
——————————————————————————————
在很久之前看到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只是欣赏其中那一股卓然而又泰然的气质,但很难将其点滴一一叙说清楚。时过境迁,借着对此作累积起来的一些陌生感,或许距离产生美,反而更能看清其本质。
古往今来,很多人写过雪。有动态的雪、静态的雪。而此作在立意之上的突破之处,便是想到了雪的“意识形态”。其实并不是雪有意识形态,而是说,人在大雪的环境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认知。这种认知,是唯有人真正地融入环境,被环境包裹与渗透之后才有的。而当我们来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们能感觉到,作者与创作的环境,处在一种彼此没有隔阂的状态中。但我同时也强烈地感受到,一种高于这环境的东西。而这恰是文字卓然感的来源。那这种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目力,或者叫“眼力见儿”。我在这里要提出一个观念,叫做“见而后思”。就是说,一个人的思考能力,是由他的观察能力决定的。观察不全面,思考就不中肯。只有当你目力深邃的时候,随着这种深邃的目光,你的心,才会同时酝酿起一种深邃的念头。这种念头仿佛一个气泡,恍惚形成又逐渐膨胀。思绪形成气场,气场吞吐气韵。而如果我们说先有思考,而后有观察,这就是论证了。诗歌不是一种论证的学问。
文字的本质是产生联系,而诗歌的本质亦是如此。具体来说,就是令万物与作者这个人本身产生联系,以及使得文字所描绘的事物彼此之间产生更为丰富的化学反应。这里的万物,就包括自然之物与人的联系,人与人的联系,以及玄想之物与人的联系等等。而案例当中,就印证了这点,就是人是一切的核心。世上一切抒情的文字,其中都一定有“人”这个因素的存在。在本篇中,作者作为观察万物的核心,他看到了自然、看到了人、也看到了情怀。这种万物与人的联系,便是文字的基调。所谓“海纳百川,还需万流向海”。这种朝向性,会显得作者的形象更为高大,气蕴更为广博。而这些事物巧妙的彼此串联与衔接所造成的化合效果,则是文字真正出彩的地方。这点是我着重要阐述的。事物间的相互关联,就好像是一种投影。它们之间的关联越是丰富,那么这种投影就越是立体化、高清化。而这些事物是否与你有关,就好比你能否看到这些东西。你能看到的,才所谓高清与立体。所以前面一个条件是很必要的。而当这些东西和你有了联系,且彼此联系丰富,造成空间感、时间感与情绪波动的时候,那么这样的文字,就更容易让人“入境”,进入到一种相对澄澈的境界中去。
而关于境界,我又要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文字是根据线索写就的,但同时也会制造空间。我们来打个比方,就是当我们从某地去往另一地时,肯定是要经过一条道路的。事实上,我们的去向,也只需要这条道路。但在这一片空间里,不可能只有道路,一定还有沿途的风景。以及沿途之外的广袤土地。而文章也是一样。读文章,是要紧跟着文字的线索去读的。这时候,你充其量只能看到沿途的风景。但是好的文字,就会在其中暗藏信息,记录整片“土地”的面貌。而当你延伸你的触觉,让感触更加敏感的时候,你便能领悟到这整片土地的风景。这就是所谓的境界。而这其实也是在暗示一件事情。就是在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读一些有境界的文字时,文字本身有没有境界是一回事,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更好地感受这种境界,是显得更为重要的。其要点就在于,当你沿着文字线索通行一遍之后,还需要停下来、将自身感觉的触角延伸下去。如果一条线索犹如一个主干的话,那么所谓的境界,其实是形成于你自身感触“开枝散叶”的过程中的。将细的线条变成粗的线条,将分辨率低的感官换成分辨率高的感官。这样波及的范围就会更广,采集到的信息就更丰富。而根据我一开始说的“观察决定思考”,这些更丰富的信息,才会促使你对一件事物有更深刻的认知。
所以我在这里要再一次地重申我的认知心理学观点。作者有没有构建起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境界的条件是一方面,而读者是否能沿着作者给出的暗示来深化自身的认识与感受,从线索散播到版图,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而之所以很多读者读不出应有的版图,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没有版图。就好像一款只有在高性能的手机上才能玩的游戏,是无法在低性能的手机上运行的。换言之,当读者读不出版图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自身的“系统”有待升级。而也像是系统一样,有些程序能够兼容多个系统,而有些程序只能用特定的系统来运行。所以读者能力的提升,是体现在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对拥有的系统始终保持更新,拥有更高的版本号。另一方面,就是要拥有更多、尤其是更多更为冷门的系统。因为唯有这样,才能让你在文字的认知上,有更多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