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诗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中微
楼主: 卢利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利斯简评】诗评“摘录”

[复制链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0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0:54 | 只看该作者
赛宾的左手老师:瓶颈之作

看到一首典型的“瓶颈之作”。这么说的理由很简单,诗题是《幻象》,但作者愣是豁不出去,每一篇,都带有明显的现实痕迹。这其实是刻意地让人看出,这些文字与现实实体的关联。这是典型的“救生圈心理”。以为有一个救生圈就保险一点。那么你见过哪一个游泳健将,是带着救生圈游的?这个就是症结所在,以为加个保险是加分的,其实恰恰是减分的。如果不能克服这种“豁不出去”的心态,那么这个瓶颈,就始终在会在当事人的头顶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02#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0:55 | 只看该作者
赛宾的左手老师:张弛有度的腔调

看到一组深情的朗诵诗。作品最好的地方,不是什么词语、质感,最重要的,是一种张弛有度的腔调。整篇文章读下来,就好像健身房里的私教在带你训练一样。先让你跑一段,然后做做器械,然后累了,给你做下拉伸,然后再练下一个动作,再放松,最后彻底地给你放松一下。你就感觉这个过程不吃力,但是感觉很过瘾。身体也运动过了,肌肉也增强了。而这一切是为什么呢?就是教练对于节奏与强度的把控。所以说,一篇文字,能够做到张弛有度,其实是比字句的秀丽,更为高级也更为关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0:56 | 只看该作者
赛宾的左手老师:美感险中求

 
遇到一件挑战极限的作品。不是想象的极限,而是语态的极限。文字在叙述中,越来越被一种愤怒所充斥,几乎控制了文字的整体。只要再稍一添柴,文字立刻会朝着一种怒不可遏的方向奔腾。这就像是抗日救国时的激情演讲了。但作者HOLD住了。就在愤怒将要把文字理性的上限撑破的时候,又显现出自敛的素养。通常,张弛之间是需要留有余地的。像这样,一枚利箭擦着耳朵边就飞过去的情况,是一种十分大胆的做法。而为了让这种尺度精准无疑,作者必定做出来反复地尝试。我支持这种饱满的构图,有的时候,美感也是从惊险中获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0:57 | 只看该作者
赛宾的左手老师:以巧补拙
 
一篇组诗。技法非常基础;而如果只是单单一首,又感觉单薄。但作者恰恰是理解了这两点,选用组诗的相互支撑,使得文字丰盈。同时,用最质朴的心声配以纯朴的技法,这种高度的匹配,便给文字带来了美感。说一些真话,说一些感人的话,合起来,就成了一些真的感人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0:58 | 只看该作者
赛宾的左手老师:诗本位
 
写诗可以实话实说,但不能单纯地实话实说。文字若离犀利有一段距离,离讽刺也有一段距离。那纵使你说得都对、都好,但诗的味道就不浓了。写诗的人,要始终牢记一点,自己不是在随便说话,首先是在写诗。写诗就要诗本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1:00 | 只看该作者
赛宾的左手老师:武侠诗

 
看到一首诗,竟把武侠的味道,深彻地浸淫到诗的体裁里。这是个很特别的品种,有味道、有感觉。最重要的,是这些文字,还在诗的范畴里,像是诗。想一想,哪个小青年没受过武侠影响呢?虽然可能现在的80后,受凹凸曼什么的影响更早。但一旦到了能懂爱恨情仇、江湖道义的年代,武侠的梦想,就始终在我们周围。侠的意识,其实早已深入到中华民族的骨髓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07#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1:01 | 只看该作者
赛宾的左手老师:关于诗歌里的虚
 
有些诗会写得很虚。比如长长一篇,真谛无非是最后两句。那前面的铺垫,就会显得很虚浮。文字最关键的,是要有根。无论表面再虚,就像气球一样,一定是有一根线,牵在小朋友的手里的。如果这根线断了,气球也就不可把握了。而有时,只要把说话的方式变得更为内敛,那么这种内敛,就能够使文字沉淀下来。沉到底了、有根了,也就不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08#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1:02 | 只看该作者
赛宾的左手老师:深入到根本面
 
很多人看文字只能看到表象,以为写得好美。我看文字从来不这么看,我习惯于直指核心。文字的美感是从何而来的?美是幽香,自灵魂深处而来。一篇文字,表面上,作者或许是在写对于雪的情结;而从本质上看,对一种虚妄之物的寄予,其实恰恰表达的,是作者渴望被填补的内心。一个外表坚硬的男人,在面对雪花的时候,展现出无限的柔情、想象与伤怀。这是一种多么深刻的反差,又是一种多么普遍的共鸣。有些人外表坚强,但是他们和我们任何人一样,都需要有人,去填补内心的空白。如果没有,便只能寄予虚妄之物了。想到这里,不由使人一声轻叹。这便是文字美感最根本的来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09#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1:05 | 只看该作者
赛宾的左手老师:不下结论
 
一篇文字写陈胜,显得暗示性极强。暗示的,是陈胜这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的当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和动机。但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作者没有给陈胜这个人下结论。好像在肯定他,又好像在否定他。肯定他很直接,但又否定他太直接。不直接,怎能揭竿而起?不是太直接,又怎会最终败亡?所以一篇文字,通过不下结论,恰恰给读者留下更多思考:既然直接或不直接都是不对,那到底直接到一个什么程度,才算刚刚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10#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1:06 | 只看该作者
赛宾的左手老师:搭配的艺术
 
看了一篇外一首,前一首纠结,后一首轻盈。有人喜欢前一首,有人喜欢后一首。我却觉得,淡妆浓抹两相宜,不是正好吗?我既欣赏前一篇的纠结,也欣赏后一篇的轻盈,更欣赏作者有智慧能在纠结之后,来一篇轻盈。就像吃过牛排,来个沙拉。常人没有悟到这一步,只是赏析的功力还不到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微型诗 ( 渝ICP备2024032254号-1 )

GMT+8, 2024-7-1 07:04 , Processed in 0.0562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微型诗

© 2014 www.zgwxsg.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