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诗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中微
楼主: 卢利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利斯简评】诗评“摘录”

[复制链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12:12 | 只看该作者
【论诗评】差评低于90不正常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说差作率为90%,则差评率也应该是90%,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有欠思考的。因为差作率是针对所有的作品而论的,但并非是件作品就有人评论。可以说,这世上给予评论的作品只占到所有发表作品的5%~8%。以好心情为例,300首发表作品未必有25首推荐,而推荐诗也未必每首都有人评论。而除去推荐诗之外,几乎是没有超过三位数的点击量的,会留评的更是寥寥。所以以差作率1:1地推导差评率是不准确的。其实之所以有人愿意评一首诗,至少说明它在某一方面有可以观瞻的地方。至于这个方面是更偏向于片面还是全面,是另外一个问题。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很多时候,一件作品能有一点打动他,就足以让这个读者给予作者好评。反之,有一点涉及到他的厌恶区域,就会给予差评。所以普通读者的好评与差评在参考的时候是不会有与评论家的喜恶一样的权重的。
而说到评论家,峡哥的几个观点我还是很同意的。就是作为专业的评论者,在评论的时候需要有一种正本清源的价值观。评论作品,首先要抓住最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东西。作为评论,读者听的都是门道。而门道不单可以通过分析佳作直接获得,也可以通过具有典型性的例作反证真理。
而真正能够让人毫无针砭的文字,在我看来,它的好,必须是全方面的。而这样的作品,通常来说,都是出自于成熟的作者之手的。而作为一个有所建树的作者,其一,他会更严格的要求自己。一件在他自己看来都不合格的作品,根本不会容许自己去发表他。其二,俗话说矬子里面也可以拔将军,反之,在一群仙鹤中间,也会有相对更高一些的。也就是说,虽然一个成熟的作品整体的作品质量是要更高的。但是纵向的自我比较,总是能够精益求精地选出几首代表作。而作为一个鉴赏家,找出这样的代表作,就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对于作者负责的态度。
而最终,差评与好评并不是最为关键的东西。一篇作品最为关键的社会因素,应该是认同感。其实感觉人人都有,却不是人人都能把自己的感觉说清楚。作为一个读者,读一件作品的时候,你认同了这件作品,这件作品就成功了。而在你直接认读一件作品却并不能完全领略其所以然的时候,一个评论者或是鉴赏者的品鉴与批评,能够被你认同,进而让你去认同一件作品,这就既是这件作品的幸运,也是这个评鉴者的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12:13 | 只看该作者
诗感与常理的关系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谈到这点很有意义。我在创作的时候就常常会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写词的时候,前后场景的串联。比如上一个场景还是在写日出,后一个场景写入夜,这是可以接受的。可以说是朝夕的循环变化。但如果前一个场景写日出,后一个场景写入夜,再后一个场景写暮色,这就会显得场景错落了。这种对于常理的违背,就会影响到诗感。其实所谓的建立在常理上的诗感,之所以可感,全在于衔接的自然,符合想象和习惯。而想要自然,就要求作者深谙顺势而为的道理,不会为了标新立异而去生造词汇、意象甚至是语境。如此,通往感知的思维阶梯才不会断裂,才能让人可以沿着惯性就抵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之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12:13 | 只看该作者
由两则例词浅谈《满江红》的词牌特点及选韵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作为词牌来讲,《满江红》是一个可刚可柔的特例。一般的词牌只会适合于一种或几种近似的情绪表达。比如《声声慢》是绝对填不出雄壮的效果的,原因就在于整体节奏没有任何的“力的爆发点”。而其实关于填词,我感觉很像是给动画角色配音。这既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揣摩的过程。这里面有三个要素:其一,是台词。就好比词牌的格式,字数与句读。其二,是语速。配音会要求在多少时间内完成,很多时候还会规定你一句话的快慢。这就好比是诗词的格律对于文字情绪起伏的控制。其三,是你要配的动画角色给你的第一印象。就好像你不会给灰太狼配柯南的声音。对应到诗词创作上,就是你的文字主旨和中心思想。对应一种主旨和情绪,就会有一种表达的腔调。这也是我要说的。如果台词和语速都被限定了,唯一能由你自己把握的,就是腔调了。是要表现地雄浑一些,还是清婉一些,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当然,这种腔调是在保证台词和语速符合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把握的。换到诗词当中,就等同于作者首先要对词牌的调性有充分的研究与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12:14 | 只看该作者
诗词小论11条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1.关于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就是再大的生物也都由细胞组成。
2.心情之所以能出,是因为找到了心情的寄托物。
3.人应该用自己最擅长以及最适合的方式成长进步。
4.所谓内外兼修。灵魂是内,辞藻是外。那气脉是什么?其实这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贯通”。通则顺畅。故无气脉者,不能兼也。
5.其实一个人的文气是有限的,有些地方多了,有些地方自然会少。想要兼具,就要养气。气若有限,则要注重平衡。或者说凡是过度的,就是无必要的浪费。这种浪费要尽可能杜绝。
6.词语的气色,就好像食材的味道,串味的事物会令人不适。
7.在文章的起与收的时候,确实要注重直观感受。因为唯有直观,人才更有印象。有了印象,能更好地入境,也能更好地回味。
8.诗词不是不可以虚构,但切忌捏造。
9.关于松和密,有一个比喻非常贴切,那就是渔网。最适宜的网眼密度,就是能把小鱼漏出去,把大鱼留在网里的那种。
10.细微和深刻并不是矛盾的,反而是二位一体的。因为如果你深入到了细微的神经末梢,也就意味着你抵达了通常所不能抵达的境地。
11.空灵之所以能灵动,是因为能够玩味。玩味就需要情趣。凝结之所以能力透纸背,是因为有内劲。内劲就需要意念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12:15 | 只看该作者
倾听花开的声音——浅读谷未黄先生的三首亲情诗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我相信,如果高兄的这篇文字让人读出来,也应当是声情并茂且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的。读完了高兄的解读,我有很多认同的地方。但我不是很认同诗歌的目的是为了唤醒,或者是为了鞭笞什么。诗歌最根本的目的,其实还在于人性的回归以及认同感的建立。就像谷先生的这件作品,唯有人性尚未麻木的人,才能获得感染。也唯有人性尚未麻木却已然有此趋势的人,才能在阅读之后洗净浮华,重新归于赤子之心。这就是人性的回归。好的诗歌会让一个人变成一个“人性更健全的”人。然后就是认同感的建立。其实无论的人性的回归还是认同感的建立,这两条原则是通用于所有文学形式的。只是作为诗歌而言,会要求它变得更直接而有触动能力。其实说到小说诗,一来是作者在讲故事,诗歌的主体部分是情节;二来是既然是故事,未必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可以是对于整个格局与时代的一种述说。而之所以故事和虚构的东西能够更有触动能力,那是因为故事能够做到典型化和象征化,就是把所有人身上发生过的东西找到共存的部分,然后将这个部分变成一个形象。也是因为虚构的东西不再从自身出发,而是从时代的声音出发,真正去发出属于时代的声音。于是当读者听到了一个由典型和象征的人物所演绎的时代的声音时,巨大的共鸣就产生了。这让我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身处于一个时代的人,甚至就算你未曾亲历过那个时代,但凭着人性的“共知性”,你也能理解以及被感染。这反过来会促使读者认为自己是一个人性更健全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12:16 | 只看该作者
无可奈何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关于心和力的有无的论述很是到位。或者换句话说就是: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也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我没有解决问题的实力。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谈起过这种令人唏嘘的文字的价值和审美结构。我说,一切的戏剧冲突都源于矛盾。而矛盾就像一面闪现片刻的真理之镜一般,让你恍惚能看清这世界的原委。就像老四说的,人们讲述自己不幸的遭遇,其目的不是让听说的人感到反感,而是让人们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但是这并不是最为完整的解读。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讲到戏剧理论上来。悲剧存在的价值何在?简而言之,悲剧的价值就是“长歌当哭”。或者用更为直白的话来说,就是通过对悲剧的审美来疏泄自己内心的悲苦;或是仅仅在感受悲苦、体验并参与发泄悲苦的过程中,来感觉自己是一个人格完整的、更为有人性的健全人。这种最终的自我肯定,是悲剧之所以能够给人以积极影响的根本原因。所以,作为一个评论者,你的重点不能是“目的”,而更应该是“效果”。一篇文字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最终达成了怎样的效果,才是这篇文字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12:16 | 只看该作者
大自然的声音——再读月满山老师的诗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这篇所谓的评论(实际只能算是一种读后的感想)虽然短小,但却做到了所谓的“结晶”与“提炼”。其中的一句“人生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就是一种准确而到位的概括。但是一篇完整的评论,不应仅仅停留在完成一个好的立论上。从立论到推导,再到最终升华后的结论,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所谓感悟感悟,读后感只是一种感受,感受往往都只是一两句简单的话,但是所谓的“悟”,就是一个逻辑推导的过程。这里面有观察、有发现、有比较、有判别、有总结、有延伸。需要思维的深入与发散。这种能力的形成,犹如精雕细琢的过程。需要一点点地在揣摩中成型,急不得。一旦急了,就可能造成前功尽弃的败笔。而这种揣摩的根本,我之前说过,是对于真理和人性的深入认识,也在于将这种认识与外界产生联系。只有认识地更深入,并且将其与外界产生联系,你才能有更好的表达能力。运用这种能力,许多事情就能从“知其然”到“观其所以然”。当你将你的观点陈述出来的时候,这就是一篇精彩的评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12:17 | 只看该作者
暖醉了一片诗香园——细读月满山的诗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一味的且漫无边际的褒奖并能算是一篇评论或是赏析。说人好可以,但是不要把人说成完人。因为人无完人,一个人被你说成完人之后,他就假了。假人是不能感人的。且如果你要说人好,要么就说得切切实实,要么就高瞻远瞩。最忌讳的,是用切实的东西来高瞻远瞩。写评论,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立意或者说是立论。你要说一个人好,究竟好在哪里,从哪个角度剖析进去才最能够被读者所认同?这些都是要在你落笔之前都构思好的。我曾经对很多初学评论且有天赋的作者说过:你写到的东西并没有错、都确有其实,这说明你的感觉很敏锐。但问题在于你呈现和摆布这些要素的结构。像满山的此篇,其根本的立足点就是作者说到的一种由沧桑所引来的淡淡的辛酸。那么你就要以此为核心,试着去解读这种沧桑和辛酸的由来。而真正的问题就在这里。作者目前只能感受到沧桑和辛酸,并为之动容。却无法准确地发现和理解这种印象的由来。这就涉及到一个更为深奥的问题,就是一个评论者是如何具备洞烛见微的能力的?这点我曾经许多次的谈论过,简单来说的话,就是需要评论者首先知道这世上的一些最为基本也最为主要的几种人性和道理。然后,就是锻炼将所见到的事物归纳进这些人性和道理的能力。举例来说,满山之所以写出如此沧桑的文字,是因为自身有丰富的岁月积淀。这个是显而易见的。但你还应该看到的是,在经历了沧桑之后,文字虽然辛酸,但是这辛酸的里面却透露出一种举重若轻的淡然。就好像一个人明知道清咖的苦,却仍旧享受于这种苦味。这种对于苦难的审美态度,使一个人超脱单纯的爱恨而变得立体起来。那为什么满山能够有这种人生态度呢?这就牵涉到一种根本的人性和一个根本的道理。那就是,在一个心存美善的人眼里,一切的苦难都应该有一个美的归宿。因为唯有你以一种审美的角度看待苦难,苦难才不会持续发挥它负面的作用,你才能和解、才能宽容,才能有力气去憧憬未来并因为自己做出的宽恕而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只有看到了这点,并将其与文字的表象联系起来,你才能让读者有所感悟与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12:18 | 只看该作者
醉翁之意不在酒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解读方式过于一板一眼。所谓兵家之道,在于奇正相间。写评论也是一样的道理,总要有一些出乎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东西。而要做到出人意料,就需要在结构上下功夫。而在结构上,我提倡用一种道破式的手法。相较于一边推导一边归纳、最后得出结论的结构,一语道破全文要旨所在,再一一例证剖析、抽丝剥茧,将一个让人感觉新奇的论断与自己亦可知的现实逐步关联的方式,会显得更能引人入胜。而在这样一种结构中,所存在的一大好处,就是你能够更多的去联系一些观念性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借助于字句的分析。这就好像是死水和活水的区别。也就是说,文字要些活,决不能就事论事的谈文字本身,而是要将文字所提到的种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东西找到根源,再将其引入文字之内。有了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且能引入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观念的结构,文字也就算是得到了蜕变,同样的文字,就能看出不同的风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21:48 | 只看该作者
赛宾的左手老师:好在普通


 
若一篇文字整体都显得很普通,可能好就好在它的普通。当然,普通并不是说没有文采,只是从用词、结句到谋篇,沿用的都是古人的陈法。没有原创性思维,所以普通。但是这世上的东西,并不一定要有原创性,才是好的。表达出一种人生真谛,与万古不变的人性相契合,那么这种东西便也有了生机和活力。所以说“好在普通”其实是在说,在最纯朴简单的意境里,文字把握住了最根本的“人性的欢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微型诗 ( 渝ICP备2024032254号-1 )

GMT+8, 2024-7-3 05:40 , Processed in 0.0530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微型诗

© 2014 www.zgwxsg.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