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兴斌(四川)
《烤红薯的老人》
凭夕阳热量,把土产烘熟烘香
走彼街,串此巷
起皱的笑脸迎送馋嘴一张张
《烤红薯的老人》这首微型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老人烤红薯的场景。诗人通过“凭夕阳热量,把土产烘熟烘香”这一细节,巧妙地展现了老人老有所为的生活状态。而“走彼街,串此巷”则生动地描绘了老人四处奔波、辛勤劳作的身影。最后,“起皱的笑脸迎送馋嘴一张张”,不仅展现了老人的和蔼可亲,也透露出他乐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墨林点评)
“夕阳热量”,喻指老人利用晚年发挥余热;“把土产烘熟烘香”,可见自家的农产品,经过老人巧手的加工后,也变成了香甜可口的抢手货;“走彼街,串此巷”、 “起皱的笑脸”,可见老人不辞辛苦,坚持微笑服务;“迎送馋嘴一张张”,侧面反映了老人的手艺之精湛。一首三行小诗,从细节神态入笔,刻画了一位烤红薯的老人,传神到位,令人印象深刻!(廖仲强点评)
首行的“夕阳”呼应标题老人,交代烤红薯老人的年龄背景。而2、3句则透露老人身体健硕,性格开朗,性情温和;烤红薯的技艺与老人和善为人,必定赢得顾客的青睐。通篇以细节刻画为主线,将一个朴实和善、勤劳的烤红薯老人形象推到读者面前。(幽兰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