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潘兴斌 于 2014-6-17 14:31 编辑
《<捉阳光>的童心童趣与童语》 ——读潘兴斌的微型儿童诗集《捉阳光》 重庆 穆仁(杨本泉)
儿童诗,如今简称“童诗”,是儿童文学体裁的一种。童诗的作者年龄不拘一格,有尚未成年儿童(如邓芝兰主编的《重庆儿童微型诗》集,作者即为8至12岁之间的重庆中小学校的学生),也有成年以及不失赤子之心的老人(如著名儿童诗人圣野的微型儿童诗集《芝麻篇》)。因此,界定是否优秀童诗的标准不在作者的年龄,而在作品是否充分体现了童心与童趣的真善美,予人以文学的享受。其中提到的童语,不仅因为文学原本是语言的艺术,童诗中对语言有着单纯而丰富的更高要求。 按照以上标准,我以为潘兴斌的《捉阳光》微型儿童诗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它不仅收录了若干洋溢着童心、童趣的诗作,可供我们品味欣赏;而且在开拓童诗题材,探索童诗写作技巧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可供爱诗者借鉴参考。 诗题涉猎之广展示了诗人平时观察之细,与对诗的发现努力之勤。两首写日出的诗,虽同以自然景象拟人手法出之,同样写出了童心、童趣,却各具不同的特点:《大海日出》以大海为主,让我们看到了宏大的气势、广阔的空间:“早晨的大海像个顽童\他抛玩的那只氢气球\好大好大 好红好红”。《旭日》则以日出为主,写活了孩子的娇憨:“旭日是个顽皮的娃娃\一起床\便爬到山爷爷肩上骑马马”。二者情趣迥异,可见诗人匠心。童趣延伸到家庭,父母的行为自然从侧面折射出童心:《妈妈是个清洁工》(“七零八落的垃圾扫了\一条又一条的街道美了\腰酸背痛的妈妈笑了”)和《爱喝酒的爸爸》(“爸爸喝酒喝红了脸膛\妈妈说:让你爸这就去演包公\用不着化装便可上场”)二诗堪称佳例,诗中没有一次写到孩子,可读者心目中孩子的笑靥宛然自在;由此及彼的表现手法,不仅拓宽了童诗题材,也是诗人妙手偶得的可喜创造。另两首《鞋》(“姥爷给嘟嘟买双鞋码子太小了\姥姥吵着要马上拿去换了\嘟嘟说:等鞋子长大后再穿就是了”)与 《生日蛋糕》(“小嘟嘟缠着姥姥去买生日蛋糕\姥姥感到莫名其妙,小嘟嘟嚷道——\我们家小猫今天满岁,难道忘了”)则直写孩子,由于突显与成人思维不同的童心思维逻辑,因而颇见奇趣,可算是辐射童心表现手法的相辅相成的一种变化。潘兴斌投身于诗许多年,可算是位老诗人了,在我的印象中,这本诗集是能体现他多年来的努力与造诣的水平的。 尤为难得的,是本书还有几首蕴含哲理令我反复吟味的佳作。一是《炊烟》:“没头没脑\跟着风跑\结果把自己也给跑丢了”,二是《流星》:“无奇不有\天上也有人\乱扔烟头”,三是《玻璃窗》:“风来,挡;雨来,挡\玻璃窗心明眼亮\从不拒绝阳光的拜访”。意象贴切生动,含蕴丰厚耐品,选人中小学教材,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很有意义。 转自《中国微型诗》二0一四年第2期(总第3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