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诗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中微
楼主: 卢利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利斯简评】诗评“摘录”

[复制链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3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赛宾的左手老师:思想境界
 
一个人写的东西,要真正与人区别开来,绝不是靠多变的辞藻,而是靠出众的思想境界。当你每每读到妙句,妙的是句,喜的是意。所以我一直在强调,要写有意蕴的诗。而思想境界,其实是意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很多人在写诗词的时候,总是以感情为先。当然了,纯理性也写不出好诗,但是真想写好诗,就必须有一个思想境界的内核。现代人的这个内核比较容易被看到,而像那些古人,其实也是一样的,没有思想境界的内核,他们成不了大师。只是古代更讲究内敛,你一下子不易察觉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32#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赛宾的左手老师:奇怪的语法
 
我们说奇怪的语法,好还是不好?奇怪分好的奇怪,和不好的奇怪。一半好的奇怪,感觉读起来有新鲜的角度;一半不好的奇怪,感觉上会使文字欠缺润滑。所以你要懂得区分好的奇怪和不好的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33#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赛宾的左手老师:钻探内涵
 
关于内涵,有些文字不是没有内涵,而是说,文字做出的深度探究,虽然够深,但却太细。虽然打通了“地层”,而发现一大片在“深刻的现实层面”上的“油田”。但问题是,你的管道太细,真正的产出,对于读者的需求,是杯水车薪的。真正要让油田井喷,就需要进行更大容量的挖掘与开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34#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诗歌向母亲反哺——浅读兼葭无霜的组诗《母亲》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高兄的文字写得清明透彻又不失温度。高兄用的词是“反哺”,而用我的话来说,叫做“人欲感恩,必先知恩”。当一一细数一份恩情以后,感谢这种恩养,并下意识的觉得该去做些什么,也就显得理所应当了。有句名言说过——感动源于呈现。其实感动无处不在,平时我们不感动,只是这些因素没有鲜活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而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就是“感动因子”的最好载体。原作给我的最大印象是三个词,亲切、鲜活、自然。我想这是能够使感动保持活性的重要因素。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觉得写母亲和庄稼的关系,就是在比兴母亲和子女的关系。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次要意图”。像这组诗歌里出现的种种母亲与劳作相关的场景,是真实存在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喻示母亲和子女间的关系。这就牵涉到我之前说的,之所以文字营造了一种使人易于感动的语境,是因为这些文字本身所描写的,是作者真实的生活经历。感动和真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密不可分的。有人说过,世上只有两种东西是你能写得好的。一种就是你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一种就是你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此篇就兼具了这两者,而这两者,都与真实有关。所以,与其说原作者此篇的描写,是在用土地、稻谷、麻雀隐喻一些什么,还不如说作者是想通过这些真实的经历、记忆和体验,来告诉读者自己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所谓“世间之事,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母亲对一片自己耕种的庄稼尚是如此,也就不难去相信她亦会抱着更胜于此的慈爱来对待自己的孩子。我想这就是原作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这里,母亲既是一个真实的人,同时也化为了一个符号、一个充满着正能量和典型性的符号。简而言之,就是“浑然天成且没有瑕疵的人格魅力”。因为真实,我们感动;因为魅力,我们赞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35#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秘现实里寻找意外发现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总得来说,文字显现出了较高的功底与层次,但这篇文章也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虽然作者知道原作的好,但这种好而更像是对于前人论述成果的汇总,而并没有鲜明的“我见”。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隔阂。从我的角度来说,出于翻译的原因,诗歌在经过翻译之后,母语语境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丧失,所以读起来往往会感觉单薄。正因如此,在赏析的过程中,就需要循序渐进地解读原作的好,最后再加以肯定,而不是一开始就给予一堆定义和褒奖。第二个问题就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还是习惯性地使用了更多更为专业和学术的术语。这就好像经书和讲经的人。经书本身是好的,但是为什么要有高僧大德来讲,就是为了用通俗的语言让普罗大众都懂得,进而向善。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运用术语并不是不可以,但是与此同时也必须对你所提到的术语都进行一个深入浅出的解释。这样才会更有利于作品被读者吸收与理解,而不是一种小圈子内的交流。而从我的角度看原作,我想说的是,读一件作品,有时是读作品,但有时却要先读作者的履历。这其实也是一种语境。如果你猝不及防地来读,这篇文字很可能就被你忽略。但如果你首先被一场苦难的人生经历所洗礼,再来读,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读起来的时候,就能找到更多的共鸣。但反过来也可以说,里尔克的这篇诗歌,是上一个时代的诗歌。在上一个时代里,人们还是不浮躁的,所以心是清明的。清明的心,可以读清新的文字。但是到了现在的时代,人心浮躁了,清明的心被蒙蔽了。于是就要求现在的诗歌无论在形式或是内容上,都更具震撼力,能够震惊读者业已麻木的感知美和真理的神经。这即是让读者适应作品,还是让作品适应读者的一种辩证。其实这两者可兼而有之,但我觉得后者应该在前者之前。因为后者是在唤醒,而前者则是追求。世间的规则,总是先唤醒、再追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3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磙碾压出来的乡愁——邱风老师诗歌印象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看完原作,给我最鲜明的一个印象,就是让我记起了一句话,说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什么我们能看出那些虚空的文字里的愁是牵强的呢?就是因为欠缺真挚的感情。就好像曾有诗人说过:文字只是普通的文字,但只要你感觉到了其间有真的感情,它就活了,也就不再普通了。我想这就是我对原作最大的印象,文字虽然平实,但恰是这平实,使文字显得自然流畅。文思畅达而真情现,这是一个不变的法则。而高兄的文字,还是秉持着一贯的文气丰沛的特点。而这恰恰也是“文思畅达真情现,缘有真情惠文思”的真实写照。看过邱兄的文字,又与其有过深入的交谈,再回过头来看,感受不同一般自不用说,那心中的感念定当是犹若潮涌。从高兄的论述中,我总结出这样几个观点。首先,仰视不是爱的唯一方式。真是爱到深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是爱到深时,更多的是呵护的愿望与欣慰的微笑。其次,一片人杰地灵的土地对一个人的恩养,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就渗入他的骨髓。以至于在他举手投足去谈论自己的原乡时,酝酿的气韵会自然而生。最后,我想说的是,让真情成立的要素,在诗歌里,就是对于生活的熟稔与透彻。为什么诗人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是因为诗人太过了解自己的生活。他不仅了解表面和表象,更深入研究了内在的精髓和本质。正是对于本质的洞彻,才让诗人将平素的事物与稍纵即逝的诗意,产生了恒久的关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37#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的精神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开头很精彩,像是要引出一个极具看点的故事的样子,但是之后的论述,我不能说这个叫点到为止,更多的,应该叫做浅尝辄止。这里我要讲到的一个问题,是关于文字结构的匹配度的。如果你有“凤头”、“豹尾”却独欠“猪肚”,就好比一对无比般配却无人介绍的男女一般。“猪肚”对于“凤头”,是一种承与托的关系。没有这种承托,读者就会因期许落空而失望。而“猪肚”又是“豹尾”提炼和升华的基质,如果没有足够充分的论述作为支撑,“提纯”是无法完成的。就好像你从一池海水中最终得到一斗盐,这是合乎逻辑的。如果你从一罐海水中提炼出一斗盐,盐从何来?所以,如果前面的功课没有做足,而最后突然作出有腔有调的总结,虽然说的一点没错,但是无论怎么读起来都会有一种让人跟不上节奏的感觉。而诗词这种东西,真要是值得讲,那往往都是要细谈的。从一个点可以谈到一个面,从几个面又能组成一个空间,有空间就能够存放情怀,就好像有了鱼缸才能装水,装了水才能养住鱼。鱼在鱼缸里是活的,而情怀在你构造的文字空间里也是活的。活的情怀能够让人感慨良多,并且可以反复品咂。而浅尝辄止的文字,就像是一段虽然美妙却一闪而过的旋律,只能给人一种缥缈的印象。那怎么才能往细了说呢?多谈感想,而且是有系统地谈。这就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来,人天生就有感想,但并不是天生就会谈感想。二来,会谈感想了以后,要在谈的过程中就建立起体统,也不是一学就会的。第一个问题其实只是平时多表达就可以了,而第二个问题,关键还在于你的联系能力以及对于一些人生大命题的熟悉程度。简单来说,什么样的东西是有体系的?就是一些庞大的东西。只要将一些你看到听到的东西和一些庞大的东西联系起来,让这些庞大的东西的体系与你看到听到的东西同化,并且用它的体系来解释这些细微的东西。那么这个时候,你对于一个具象的事物的解读,就会显得头头是道且具备体系感。而这种解读,都需要一些庞大的东西做为先导。而这些庞大的东西所代表的精神,也正是你解读对象的核心价值。要练成近乎本能地看透一篇文字的核心价值的能力,关键在于对人生大命题的熟悉。就好像只有你认识了潘安,才会在你需要的时候,按图索骥地去找潘安。而很多时候,一篇文章涉及到的大命题并不是单一的。如果你认知不全,就不能综合地阐明作品的本质。有了以上两点的辅弼,写出“猪肚”就会变得轻而易举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38#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皆有可能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这篇文章用了我提倡的一种评论手法,就是一笔宕开式的写作。我说过,要让一篇评论写得有理有据,评论对象不一定重要。关键是你理解到了什么,而这种理解对你自己和那些你觉得会认真读你文字的人又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如果我们把那种针对作品评讲技法内涵的评论叫赏析,那么这类借着作品谈感想的评论可能更适合叫读后感。从难易的程度来说,可能读后感更加简单自然一些。但其实要真正懂得去赏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抱着赏析的初衷去赏析,最后很可能会只有空架子。根本的道理就是因为赏析需要从感想练起。只有当一个人平时养成了谈感想的习惯,那么当真正去赏析的时候感想才会源源不绝,才不至于去凑感想。所以从这点来说,这篇文章的样式虽然简陋,但是却处处洋溢着感想的“真气”。敢想敢说,说完了之后又能够积极地去补充和修正,有着这股劲头,便是一种蓄力。蓄势待发,便总有一鸣惊人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39#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一弯尘世之月——慢读尘心似月诗歌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按语太长,写在正文前面,也算是自己的一篇文章。这一篇文字能写成这样,应该是吸取了不少我之前所说的东西。读这篇文章,首先已经没有了大篇对于原文的罗列。这是一种进步。一来,你一边不拿出来,一边描述它的好处,就会让读者产生好奇与遐想。二来,即使当我们真正读过了原作者的文字之后,觉得并不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好,也不会妨碍我们去认同作者在原作者的文字中所获得的感悟的真实与正确性。
而其实文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告诉人们为什么发生了一些事情,在此之前,文学更为原始的动因在于:你为什么关注?“关注”的本质就是一句话:此念与心同。正是共性引发了我们的关注。所以作为评论者来说,将所评论的事物引入无可争议的共性之中,就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本能。
但是,我反复强调过,一篇评论的好坏和你评论的对象有密切的关系。你评论的对象就像一个基底,前提是它能够配得上你的宣扬。一旦读者觉得你评论的对象配不上你冠冕堂皇的赞许,那么这个时候,基底就会坍塌,你所有的漂亮话,也就会染上一层天花乱坠的色彩。这是一种大忌。
所以我也一直在强调,作为一个评论者,珍惜自己的信誉很重要。
首先不要轻易动笔。一来,不要评论你还捉摸不透的东西。二来,不要评论你一眼就能看透的东西。也就是说,需要你评论的对象本身就有丰富且可说的层次,而且你说得清,说清了之后读者会觉得这是解释而不是补充。这点很关键。否则,你就需要略去你的评论对象的重要性,仅仅将其作为一个进入你的想象空间的门户。这就是“他本位”和“我本位”的问题。而这并不取决于你说话的方式,而仅仅取决于原作本身的质地。原作的质地越是好,就越是能频繁而鲜明地印证你的论述。
其次若是动笔,且原作的质地有限,这时就特别需要注意“恰如其分”四个字。我说过,原作者的本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所说的部分,是要读者也能看出来,或者经过你的引导之后觉得确实显性地存在于原作之中的。而要做到“显性”二字。关键不是你将其引申到多么精髓的层面,而更是加强精髓与表达之间的联系。这里就要说到文中举的唯一的例子。这个例子不够贴切的部分就在于,作者引申到的精髓,全都是额外的补充,而不是沿着原文推导的解释。这就违背了“显性存在”的原则。
所以这就谈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所谓的评论和赏析,不是不能说一些读者一眼看不到的东西。而是说,你说到的这些读者一眼看不到的东西,要能够将它们和读者一眼能看到的东西,产生紧密的联系。很多时候,作为一个评论者,他不是不能看到一些读者所看不到的东西,更多的只是不能让这些东西和那些显见的东西产生自然的联系。因为只要这种联系稍显牵强,那么整篇文字的文理,就会出现诸如阻塞、抽离以及脱节等种种弊病。
所以,当你从大篇罗列的第一阶段跃升到自我表述的第二阶段时,其实只是从一个极端转入到了另一个极端。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是说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三。一是代表混元。盘古开天地之前,一切都是混元的。当混元被分开以后,世间的一切就出现了对立的两面。这就是二。而任何对立的两面,都可以取其中。这就是三。中间和极左有中间,中间和极右也有中间,中间和中间的中间又有中间。这就成为了无穷无尽的衍生。这就是所谓的“三生万物”了。这种大道理其实并不难懂,但是和实际联系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其实一个评论者进步的过程也是如此的。一开始,你会有一个极端。然后,你往往会矫枉过正地跳入另一个极端。但这个时候切不要以为这就是终点,这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当你确立了两个极端之后,你就能够通过自身的揣摩找到那个“三”。而所谓的“三”,只是一个中间点。真正的那个最恰如其分的尺度,是需要通过“三生万物”的试炼来揣摩得到的。
具体来说。你不能保量不保质的举一大堆例子,也不能不保量也不保质的举零星的例子。或者说,在我们讨论举例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例子是干嘛用的?例子的唯一作用,只在于印证。如果有人出了一本诗集,你在序言里一个例子都不举,而人家翻开诗集一看,每一篇作品都印证了你在序言里说的话,那么在序言里举例就是不必要的。反之,如果例子无法有效地印证你的观点,这个例子就欠缺质量。所以当你抛开现象看本质,从关注例子的数量转而关注例子的“印证力”的时候,你就算是初窥门径了。
而“印证力”何以解析呢?就是我之前说的,要注重关联性的梳理。换言之,就是加强文字的逻辑性。然后,要让“显性存在”足够明显,还必须注意到你所选择原文的典型性和完整性。
如果说一篇文字的表里是一棵树,表面的部分是枝干,里面的部分是根系的话,除了表里之外,你觉得还应该有什么?很多人会简单地认为,世上的事物是非表即里的。除了表里,就没有其它的东西了。那么一棵树是否除了枝干就是根系了呢?一棵只有枝干和根系的树是否能存活呢?是的,树要存活,需要土壤。而一篇文字要存活,也需要一种性质类似于土壤的东西,那就是——语境。所谓举例的完整性,就是要充分的还原并保存语境。像作者举的唯一的例子,就犯了这种忌讳。一个不完整的语境,是不能令表里产生显性的联系的。
而关于例子的典型性,很多时候是简单的。因为很多文字是单线索的。但是,当你遇到一件复合性线索的作品,你所选择的例子,就必须是这几条线索交汇的那个点。就好像是若干条交通干线汇集于一地的交通枢纽。或者当你要举多个例子来印证一件作品的“线索链”时,你的脑子里就不能只是建造一张平面图,而应当是在一种3D的空间里建造一张立体的图形。就好像如果你的思维只是一张平面图,你就会觉得两条线索在某处有了交点。但是如果你以立体的角度去看,你会发现它们是在不同的层面运行,并没有交会。也就是说,把握典型的前提,是你充分还原了真实。
而关于文字的逻辑性,很多时候我们的联想是带有跳跃性的。就好像一缕游丝。但只要有这一缕游丝,我们就可以将其致密化。就好像当我读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时候,我会莫名其妙地想到西方极乐世界。想要让这看似并不关联的两者产生显性的联系,就需要一些中介。通常只需要一个点。比如上面的例子,诗句给人的感觉是宁静与安详,而极乐世界亦是如此。由此我更可以说,这诗句在很多人眼里都有一种悲凉和遗憾的感觉,但是走过悲凉与遗憾,如果欢喜是最终的结局,那也是一种庆幸。而这种思维,就与佛学精神默契。这就是使联想与例证的联系“显性化”的两个步骤。首先是找到中介,其次是通过这个中介,使表里产生更为致密化的联系。
好的,今天就讲到这里,足够含心去揣摩一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主题

3551

帖子

8521

积分

中微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521
精华
0
微币
18889
威望
0
金钱
4970
日志
1
相册
0
注册时间
2014-3-19
在线时间
5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0
240#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选择的路


赛宾的左手编者按:作者选择评述的作品是一件兼具美与思的典范。其中有很多值得言说的东西,足以扬洒千言。但弱水三千,亦可只取一瓢。从作者撷取的这一段化为箴言的感悟中,我读到的是:当二者只能选其一时,你经历过的一条路,是真实的、具体的。而你无法践行的那一条路,是令人充满憧憬与幻想的。王尔德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痛苦,一种是求之不得,一种是求了也得到了。而后一种痛苦甚至超过了前一种。道理就在于,很多时候我们求一样东西也得到了以后,会发现它与我们原先想象的不一样。如此还不如求之不得,好对其抱有恒久的憧憬与幻想。所以说,人们为什么会在选择上出现困难,其实困难的不是选择的当下。而仅仅是一种“恐怕心理”。恐怕时过境迁之后、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当下选择的这条路并不顺意,而那条未选择的路,或许还有更多可能。而要解决这种困惑,我们就要有一种信念。就像电影里说的:如果我们之间是一个错误,我愿意将错就错。我想这种将错就错的精神,也体现在原作之中。也像歌词里说的:既然爱了就不后悔,所有的痛我愿意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微型诗 ( 渝ICP备2024032254号-1 )

GMT+8, 2024-6-26 06:48 , Processed in 0.0609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微型诗

© 2014 www.zgwxsg.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