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静谷流响 于 2013-12-13 21:15 编辑
《就一次读后感说开去》 ——读亚夫先生的诗有感
文/静谷流响
我在论坛读诗写诗虽有几年了,不能说没进步,进步就是不大,但每每读到诗友们的好诗,总是羡慕赞叹,有时还忍不住会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最近在大家论坛读到不少亚夫老师的好诗,说实话他的诗也有不少我读不懂的,我不喜欢诗歌太晦涩,但也不能不承认自己阅历少知识面窄,对一些离自己比较远的诗歌意境就很难把握。所以有时不敢妄加评论。我喜欢亚夫老师的诗和评,他的诗有大家风范,诗里透露着忧国忧民的深沉思想,或讽喻或警示或悲悯都写得大气悠远、沉郁中给人心灵的震撼,掷地有声。他评诗像写诗一样,在充满想象的诗意空间内抛砖引玉,用语奇特。有时因为表达,有时因为阅历不同思维想象有限,造成诗歌的表达与读者的理解之间有很大出入,甚至有时还会风马牛不相及,说是诗应该追求更大的张力,但有时不免也会让诗者心存不爽,所谓诗一旦写出就不属于自己,怎么理解是读者的事情了。更多时候诗者是渴望别人读懂自己的,那么遇到错解的时候就看作者的胸襟了,记得有一次我读到亚夫老师的那首《苏醒》我把自己的理解写在帖子后,很感动那诗里的激情和胸怀,盼着亚夫老师回帖,他是一个很直爽的人,在论坛互动的贴子里就能看出,我觉得评他的诗再读他的回音一定能提高自己,果不出所料,现复制过来大家分享他是怎样对待评论的:
《苏醒》
文/亚夫
月亮升起,银针刺痛着大海
沙滩敞开炎黄炎黄的胸怀
吐出,最后一粒尘埃
静谷流响:
我在想,苏醒了,为什么不是太阳而是月亮升起,是寓意夜里的灯光?正好'银针”巧妙双关“治疗”?大海许是祖国的象征,沙滩就是大海的身体的一部分。第二行我理解是,病治好了,祖国(大海)就强大浩盛,把每一个沙子般渺小却有着特别的爱国及大海般胸怀的“炎黄子孙”一一拥抱,沙滩象征芸芸炎黄子孙的集合,病痛好了,怎不敞开胸怀拥抱大海般得祖国呢!怎不长舒一口气“吐出最后一粒尘埃”呢:吐出所有怨气,吐出最顽固的一个病菌,?也还可以理解是贡献自己融入大海的怀抱........
题目《苏醒》是提示病痛到麻木中的人们醒未醒?醒了欣慰,未醒快醒,张力十足,有希望点亮,整首诗读下来,有大痛有大爱,曲折起伏,有深思有快意,有比较有反思,有点鲁迅的意旨风格!要是我理解对了,这首诗的含量真的是很让人回味学习佩服的。
来学习亚夫老师的诗!我没水平,自我觉得解诗是最好的学习和提高机会,因为在这个平台解不对也不怪,对吧?我就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读后感,乱解是想提高自己鉴赏水平,不妥之处,见谅!望指教!”
亚夫:
问好静谷流响诗友,感谢您的评论,使原本朴拙的小诗罩上了光芒。
我想,一首诗,只是一次心路的历程,当它抵达了它宿命的彼岸,它面对的只能是彼岸的行者,而不再是诗人本身。像星辰消隐于昨夜,浪花跳脱于溪流,白云行走在天空,于是有了天地交汇的大喜悦,这恰如诗者与读者之间的际遇。
这样的交流让我感动。
又想,每一首诗都应该让读者明晰你的心路历程,而表达的茫然有时候确乎让我们无能为力,这是诗者本身的错误,也正是有了这种无法修正的错误,让我们有了遥遥无期的努力方向。
这是一次令人欣慰的有关诗歌的真诚交流,对我是一次提高,他对评论的态度,也让我有了再敢评论的勇气。再回头读这首诗就会有不同的发散:
就着这首诗,我又可以把它读作思乡诗也很精彩:试看,题目《苏醒》,客观里是夜里醒来吧?一个游子开始“窗前明月光”了,那思念就像“银针刺痛着大海”这里的“银针”双关,“大海”是虚写,象征心灵波涛汹涌的大海,在疼痛!第二句“沙滩敞开炎黄炎黄的胸怀”,这里的“沙滩”象征寂寞,并且这种寂寞是“敞开”的、无需遮掩的、堂堂正正的“炎黄炎黄”的中华民族一颗清醒的思悟,寂寞其不更显其寂寞了吗?这寂寞里是无边的宏远忧思:思家乡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以及他们的前生今世和未来;思祖国母亲怎样盼望游子回归的眼神;品游子报国心有余力不足带来的无奈等等,但作为一名真正的炎黄子孙的诗人,他是要为祖国和大地母亲歌唱到生命最后时刻“吐出最后一粒尘埃”,诗人把自己的志融于每一首诗呼吁正义呼吁爱,哪怕如微不足道的一粒粒“尘埃”......诗读完,我们便知道题目“苏醒”是双关,也是诗眼。诗人是现实里的苏醒也是思想的苏醒,通过一番大海汹涌的心灵澎湃,终于知道平静下来,知道自己作为一个诗人的责任该做什么,这首诗采用象征手法、多种意象穿插通过大胆想象娴熟艺术嫁接,所呈现的诗歌内涵丰富而深厚,初读时,因为整首诗大都是虚写不好懂,但仔细琢磨就能感受到诗人极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感情在诗里弥漫。
亚夫先生最近写的一组“历史的光影”以及“大悲咒”等,有不少就是借古喻今,针刺社会大背景下一些麻木的灵魂或讴歌正气。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他新写的《大悲咒》一组里的《盛宴》和《奔》:
《盛宴》
"饥饿的人啊
喝着水中水,吃着肉中肉
敲响黑夜,伸手不见五指的骨头"
这首诗构思是很特别的,采用对比、象征等手法,三行之内,感情风起云涌,反应社会大问题,可算是惊雷一震!诗人用盛宴做标题,再写“饥饿的人们”,在极度反差对比里让人震撼:社会中种种盛宴、豪宴,现实里酒足饭饱的人们真的就很富足吗?不!且看诗人怎么为刻画他们饥饿的灵魂并兼有对丑恶灵魂的呼吁和责问:喝着水中水,吃着肉中肉”还要继续“敲响黑夜,伸手不见五指的骨头”。多么可恶残酷地灵魂啊!这里的饥饿是灵魂的贫穷,这里的“水”,有典故,“吃水不忘挖井人”,这里直指那些承着先烈的恩泽,吃着先驱用血肉之躯换来的肉中肉的“盛宴”,不知感恩回报却又麻木地“敲响黑夜,伸手不见五指的骨头”,这里的“敲响”对应的是“骨头”,有推波助澜、引领的意思,能吃起盛宴豪宴的不就是有权有势的居高者吗?他们不就有敲钟引领的权柄吗?那黑夜(伸手不见五指)暗喻那些不光明的一切丑恶,黑夜的骨头就是丑恶的骨头,病入骨髓,不知回头,一头钻进“黑夜”还要敲响黑夜的钟。揩着老百姓的心血,留着罪恶之油的“饥饿的人们啊!”!人民怎么不诅咒你们?诗人怎么不诅咒你们?!你们吃着盛宴却灵魂饥饿,死后也会被人民诅咒!
《奔》
俺裤子里有两条腿
迈步幸福的大街上
霓虹灯,吧嗒着小康的眼泪
这一首主要采用对比和象征手法,第一句实写中也有意旨,强调有腿不怕走路,并且已经“迈步幸福的大街上”,这第二句就是双管句,象征日子富足了,社会进步了,人民小康了。但第三行来个大转折:“霓虹灯,吧嗒着小康的眼泪”,霓虹灯在这里就不只是双关了,它既是现实夜色里丑恶的见证者,也是茫茫黑暗霓虹灯的独醒者,为小康社会里的种种不幸和丑恶哭泣,为《奔》的迷茫而叹息;换个角度读,它也许还可以象征底层的一些卖淫女,她们也许被生活所迫或误入迷途或深陷囹圄,过着出卖灵肉的悲惨生活,流着的却是“小康的眼泪”。这是多大讽刺?!多大的震撼?!这世界怎么了?深思吧,人们!
亚夫先生的诗除了有些较晦涩的我不明白之外,不少诗爱憎分明,感情浓烈,极富冲击力,再赏几首如:
《陋室》
鸡,鸣了三十多年
我的青春小蛋蛋啊
孵不出,月光圆
明晰透彻,虚实之间,轻松自然、浑然天成地把一种遗憾的沉重表达的淋漓尽至!
《上帝》
他造化着光环、剑以及原罪之人
世间有悔,揪心
无悔,更揪心
这首诗我初读时是这样简评的:有悔无悔之间的递进让诗意更深邃,有力度!其实
当时这首诗带给我的不只这些。基督教里,上帝是救世主,他对世界万物有责任有爱心,因为世界是他创造的,上帝用泥土造人,在泥坯的鼻中吹入生命的气息,就创造出了有灵的活人,上帝给他起名叫亚当,为不使其孤独,上帝决心为他造一个配偶,便在他沉睡之际取下他一根肋骨,又把肉合起来。上帝用这根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取名叫夏娃。因为欲望亚当夏娃在伊甸园犯罪,人类得以繁衍。所说人生来就带着欲望等原罪的,人类的童年和单个人的童年是一样的,在无知中犯错误,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时时纠正自己。基督徒都是知道向上帝认罪恳求悔改的,上帝因为爱人,所以你有悔他揪心,但若“无悔,(上帝)更揪心”。为什么呢?无悔不是更好吗?不犯错误不是更好吗?上帝还揪什么心?错!诗人第一句叙述告诉我们,上帝造人时就是有罪的,你难道就没有罪吗?你难道就没有再犯罪吗?只是你不愿反省、不愿悔改,这样的人,不是更让上帝揪心吗?
这首诗里,诗人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独特的视角把一种责任心巧妙的蕴含其中,让读者在瞬间读诗中获得丰富的心灵反思及悔悟。我们要如上帝的羔羊一样,一日三省,少出差错,快乐人生,让上帝少操心!
《亚夫》
挑着一担斜阳
烟花小巷里
我,鸟了一眼天堂
挑和鸟两个动词写尽人生的承担、不屈和对时间、生死的思悟!斜阳,象征诗人自己剩余不多的宝贵时光,他要让它如阳光一样绚丽开放,在人生的“烟花小巷里”“鸟了一眼天堂”,充分表现出一个坚强的生者对天堂的洒脱超然姿态,很形象!活好当下,承担当下,这是诗人的诗歌自画像。
《临窗》
一把推开朝阳
满世界的鸟儿
竞相怒放
往往诗人揭露黑暗厌恶丑恶,是向往美好的另一种表达,诗人内心是渴望世界更美好、更和平、人间充满花香充满爱!
这一首是我最近读到的亚夫先生的少有的一首明朗欢快的微诗,亚夫先生好诗还有很多,不能一一枚举,在这里借用亚夫先生的这首诗祝愿世界更美好,诗人笔触所及黑夜升朝阳!
静谷流响于2012年10月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