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 文/箫鸣 红楼儒林各半部,灵魂洗澡蕴风骨。 三位一体兼母爱,百年淑子映玉壶。 拒封阳台爱蓝天,手印天书昭简朴。 欢伴仨人忽独行,打扫现场扛遗著。 小注: 1.杨绛先生十八万字的长篇《洗澡》,被施蛰存誉作“半部《红楼梦》加半部《儒林外史》”,并说“(杨绛)运用对话,与曹雪芹有异曲同工之妙”,“《洗澡》中的人物,都是‘儒林’中人。不过最好的一段,许彦成、杜丽琳和姚宓的三角故事,却是吴敬梓写不出的”。 2.钱钟书感慨杨绛先生身上“绝无仅有的结合了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而对于从小嗣出的钱而言,这份博大的“三位一体”的感情中或许还包含着一份母性关怀。 3.1997年钱杨二老的独女钱瑗去世,一年后,缠绵病榻的钱钟书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但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只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十余年来,除了翻译、写作外,她还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物的工作,那是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除了2003年出版3卷《容安馆札记》,还包括178册外文笔记(共3万4千页),2011年又出版了20卷《钱钟书手稿及·中文笔记》。 4. 钱家所居住的“南沙沟”,离钓鱼台国宾馆极近,小区清一式三层旧式小楼。据说,这里几百户人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一家。杨绛先生言拒绝封阳台是“为了坐在屋里能看到一片蓝天。”钱杨夫妇捐了八百多万元版税给清华的清贫学子,自己却过着极其简朴的日子:素粉墙、水泥地,天花板上还有几个手印,据说,那是钱钟书活着时杨绛登着梯子换灯泡留下的。 2013-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