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诗

标题: 【钟文赏析】《粽子》文/怡凡 [打印本页]

作者: 钟文    时间: 2015-3-16 00:08
标题: 【钟文赏析】《粽子》文/怡凡
《粽子》
文/怡凡

一首煮不烂的诗骨
裹着多少年   
如今    啃不断对你的思念
   20140602.
[钟文赏析] :此诗是非常厚重的一首,“粽子”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端午节吃粽子,成了中国人民的一种传统习俗。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敬仰和崇拜的诗人。据《继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鱼虾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他的一部《离骚》吟唱几千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借粽子的历史传说渊源,来表达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与其说纪念诗人,不如直接说是赞扬诗人的诗魂“诗骨”,它几千来一直影响着中国诗人的诞生与诗歌的发展,故导出了“一首煮不烂的诗骨/裹着多少年”!作为一名如今二十一世纪的诗人,又有谁不敬畏“橘神”屈原呢?又有谁不会去怀念伟大诗人呢?又有谁不会被他的人品、诗品所折服呢?是啊!如今谁能“啃断”这种诗歌渊源与诗魂“诗骨”呢?故“如今    啃不断对你的思念”!作者通过借代、比兴等手法,深深表达了除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外,还暗暗启发着如今的诗人们如何去继承那“煮不烂的诗魂”和如何去发展现代诗歌,尤其对现代三行微诗有值得去思索的地方!比如传统文化词语的应用,一字一词都对微诗有深远意义!
      
                                                                                                                                                                   20150315.





欢迎光临 微型诗 (http://zgwxs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